查看原文
其他

60处老旧建筑全部清拆!惠州西湖或再现“五湖连环”

惠州日报 2021-10-06

7月,惠州西湖,

一池碧波映夏荷,

满树鹭鸟动婆娑。


下角南路依旧车水马龙,

途经的上班族发现:

丰山至加油站一侧

那些破旧难看的烂尾楼式建筑

——消失了!

休闲散步的市民看得更清楚:

没有建筑的遮挡,

一棵苍翠的古菩提树出现在视野里

让人眼前一亮!


这是市委、市政府实施惠州西湖优化提升工程的“第一拆”,也是惠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一个生动案例。

  

目前,惠州西湖优化提升“第一拆”已进入收尾。市委、市政府坚持“还湖于民、还绿于民、还景于民”初心不变,前所未有之举推动惠州西湖及周边区域更新优化,把惠州西湖打造成惠州“城市会客厅”,更好实现山水城相交融的景城典范。



惠州市委市政府坚持还湖于民

把惠州西湖打造成“城市会客厅”


“硬骨头” 从丰山景点入口至丰山加油站之间的区域,这片占地35亩的地块有60处历史遗留建筑,建筑面积达1.6万平方米,多数是老旧、破败的平房和楼房,涉及37户权利人


“第一拆” 历时两个月,西湖更新优化“第一拆”进入收尾;一个月内所有承租户顺利搬迁,无一投诉。


丰山隧道 主线起点位于丰山路以南,终点与现状合生大桥接顺,主线隧道车道规模双向6车道,在丰山路北侧设置一对平行匝道,现下角南路地面道路仅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。在隧道东侧,建设拥有500多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。


丰山公园 建设以红色为主题的丰山公园、游客服务中心、集散广场和西湖西入口。


下角展望 未来的西湖下角一带,通过下沉式隧道实现车往地下走,湖水将菱湖、平湖、鳄湖连接起来并环绕丰山,“五湖连环”景象将再现。



01
应民呼对标一流提升惠州西湖品质


西湖拆迁前,有一批废旧楼房(图右下角)。


惠州西湖,在惠州人心中有着沉甸甸的分量。


2018年惠州西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,市委、市政府更加致力于惠州西湖品质提升,惠州西湖环境质量、景观质量、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,名片效应逐渐显现,旅游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。
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惠州绿水青山的代表西湖就在城中,市领导多次提到,西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,一定要珍惜好、爱护好,合理开发景区资源,规范管理景区资产,守护西湖天际线,将西湖风景名胜区打造成惠州特有的生态名片。不仅如此,挖掘惠州西湖的美,还是惠城区提升中心城区魅力、提升城市首位度的重要因素。


“天下西湖三十六,唯惠州足并杭州。”这句话令惠州西湖在中国众多拥有西湖的城市中闻名,但真正对标杭州西湖、对标一流,惠州西湖在格局上、体系上、规模上仍有较大差距,“车难停、人难留、财不旺”这一现状尚未根本性好转,一些瓶颈问题亟待破解。


惠州西湖的优化提升,是民心之所向。今年,市委、市政府提出要对标杭州西湖实施西湖提质工程,并成立惠州西湖及周边区域更新优化工作专班(以下简称“西湖工作专班”),对西湖进行科学整治并优化提质。


西湖拆迁前,有一批废旧楼房(丰山烈士陵园与西湖之间)。


从丰山景点入口至丰山加油站之间的区域,是惠州西湖历史著名景观“野寺岚烟”和“菩萨泉”所在地。这里保留着惠州唯一一棵具有340余年树龄的菩提树。由于历史原因,这片占地35亩的地块有60处历史遗留建筑,建筑面积达1.6万平方米,多数是老旧、破败的平房和楼房,涉及37户权利人。


这片地块的清理,是西湖整治的重点,更是难点。还湖于民、还绿于民、还景于民,必须迎难而上,啃下“硬骨头”。


02
攻坚战仅用两个月“啃下硬骨头”


要整治的地块,在惠城区江南街道办辖区范围。在对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及分析后,市委、市政府果断下达命令,由西湖工作专班坚决施策,并在惠城区委、区政府的统筹协调下,全面清拆行动正式拉开帷幕:4月30日,正式下达通知;5月1日,组织测绘公司进场测量登记;5月3日,组织评估公司进场现勘登记;5月7日,完成所有权利人的测绘及初评工作;5月8日起,对项目范围内所有商铺(或个人)印发搬迁通知和限时搬迁通知。


 西湖拆迁正在进行。


“我们深知任务紧迫性,马上取消‘五一’假期。”惠城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即刻组织开展工作:


项目共涉及32个临街商铺,推进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将商铺在规定时限内实现腾空搬迁。惠城区政府、江南街道办制订“于法于理于情”6字工作方针,即便再难也要跟群众讲明白,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


在这个过程中,征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约谈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讲清楚项目实施的重要性,了解每户承租户经营情况,与承租户一起商量解决搬迁腾空等困难。有部分承租户比较困难,重新找档铺需要资金,街道办先行垫付承租户的停产停业征收补偿款,甚至用私人车辆协助承租户一起搬迁货物,减轻承租户因转移场所而造成的经营亏损。为此,江南街道办垫付了300多万元帮承租户找场所、预付押金等。


“我们欣慰又感动的是,很多承租户一听这是把西湖还给市民,不作商业不作房地产用途,纷纷支持我们。”令江南街道主要负责人印象最深刻的,是带头签约的83岁市民韩三妹,她在此经营一家客家风味的餐馆,生意火爆,得知搬迁缘由后二话不说就签名,她说:“我见证了下角从农田到有了工厂,希望有生之年还能见证丰山变成漂亮的景区。”


大批建筑被移为平地。


市、区两级相关领导积极联动,多次组织司法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项目征收工作研究会,及时解决项目实施征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,为项目依法有序进行保驾护航。


惠城区委、区政府以及西湖工作专班、江南街道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,勇于担当、攻坚克难。5月25日,27户承租户完成搬迁腾空,当天5户构筑物马上被清场;6月上旬,再次刊登项目征收公告、项目构建筑物权属人公示通告,下旬实施清场。至7月4日,32户承租户均签约并搬迁腾空,近60处建筑物被清场拆除,涉及1.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。


历时两个月,西湖更新优化“第一拆”进入收尾,丰山下近30年的历史遗留建筑被清理,西湖更新优化中“最大、最难啃的硬骨头”被啃下。最难得的是,一个月内所有承租户顺利搬迁,无一投诉。


西湖拆迁正在进行,大批建筑移为平地。


03
获点赞西湖提升迈出实质性大步


对市人大代表邓苑萍来说,惠州西湖的每一点改变,都牵动着她的心。


作为土生土长的惠州人,邓苑萍与众多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一样,持续关注惠州西湖现状,积极收集民情民意,建言献策。从2016年开始,在每一年的市两会上,邓苑萍都会提交有关完善西湖基础、提升西湖品质的建议。


“最初,我是因为西湖停车难问题,对西湖现状进行一系列调研。随着调研的深入,我的建议也在不断细化、有针对性。”邓苑萍说,在调研中,许多专家学者、普通市民对惠州西湖存在的交通、配套、景观、建筑等问题提出许多建议,“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惠州人对西湖的爱”。


去年市两会期间,邓苑萍等15位市人大代表提交《将菱湖片区作为西湖提质工程起步区》的建议。无独有偶,民盟惠州市委员会也提交了《连通平湖与菱湖,更高起点实现下角片区城市更新》的建议。


菱湖片区。图片来源:惠州东江图片社


今年初,邓苑萍与多位市人大代表来到下角南路一带深入调研,代表们希望在这一带建设大型游客服务中心、地下停车场。在今年市两会上,邓苑萍等市人大代表提交《优化国土空间规划 打造一流城市客厅》《十四五期间打造新时代“美丽西湖”》等有关西湖景区提质建议,建议改造下角南路为下穿隧道式快速路,建设游客服务中心,复合开发地下空间。


7月9日,邓苑萍来到清场项目所在地,眼前的景象让她倍感兴奋:挖掘机对拆除的地面建筑进一步清理,古菩提树、古榕树枝繁叶茂,整个空间顿感开阔,鳄湖与菱湖尽收眼底。她连忙拿出手机拍照,要将这好消息分享给更多朋友。


“西湖提质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,这是为民办实事、办好事。”邓苑萍为市委、市政府和惠城区委、区政府能够听民情、察民意、解民忧竖起大拇指,“我们看到了‘还湖于民’的稳健步伐,也看到了西湖更加美好的前景。”


04
畅想曲西湖“五湖连环”有望再现


西湖拆迁区域的未来畅想图。


“这里打开后,就会实现湖面下沉,游船可以从平湖进入菱湖,西湖被割裂的现状将得到改变。”西湖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指着下角南路一带介绍。


清场项目只是改造丰山、菱湖的一个起点。结合市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的相关建议,西湖工作专班邀请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团队,对下角丰山、菱湖一带进行科学规划。“在规划设计中,我们将充分挖掘丰山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,并充分利用周边的条件,提升西湖景区的配套。”


西湖作为5A级景区,却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游客服务中心、集散地和地下停车场,结合惠州西湖及周边区域更新优化工作,惠州计划实施丰山隧道(含地下停车场)及丰山公园项目。


根据规划,丰山隧道主线起点位于丰山路以南,终点与现状合生大桥接顺,主线隧道车道规模双向6车道,在丰山路北侧设置一对平行匝道,现下角南路地面道路仅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。在隧道东侧,建设拥有500多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。地面部分,规划建设以红色为主题的丰山公园、游客服务中心、集散广场和西湖西入口。


西湖荔浦风清新貌。图片来源:惠州东江图片社


我们可以想象,未来的西湖下角一带,通过下沉式隧道实现车往地下走,湖水将菱湖、平湖、鳄湖连接起来并环绕丰山,“五湖连环”景象将再现。游客从长深高速下到江南大道,过惠州植物园下地下停车场将车子停放好,就能上到地面从西湖西大门进入,不用门票就能游览西湖五湖各具特色的美景,漫步湖光山色之中,寻觅老街古巷里的特色民宿与惠州美食,感受“半城山色半城湖”的诗情画意。


“西湖的规划让人振奋,希望将西湖的文化遗产保护好,把惠州故事讲好,让西湖成为展示惠州的‘城市会客厅’。”邓苑萍说。


◎背后故事

时间倒排推动项目进展





用心用情赢得理解支持



惠城区江南街道办副主任杨剑犀是清场项目组的“老黄牛”。


从4月30日到7月4日,杨剑犀一直忙着组织测绘、评估公司现场测量登记,又逐门逐户劝说承租户、权利人,还帮助承租户一起搬迁货物。


“别看他现在皮肤这么黝黑,两个月前他还是个白皙斯文的小伙子。”江南街道办一位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掀起杨剑犀的衣袖,只见他“白加黑”的手臂上皮肤颜色对比显著。


“我是土生土长的惠州人,之前就在惠州西湖里的惠州学院读书,惠州人对惠州西湖的感情是格外不一样的。”杨剑犀说,为建设惠州西湖,这种辛苦付出是值得的,街道办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是这样想的。


土地整备是一个基层工作,核心是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。工作人员既坚持原则,坚守政策法规底线,实现同一标尺下的完全公开透明、公平公正;又合情合理,最大限度保障被搬迁人的合法权益,用心用情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


“攻坚战”期间,杨剑犀与同事们激情燃烧,“5+2”“白加黑”日夜奋战是常态。制定时间倒排表,表格量化、建立工作进度表实时通报进度:仅用20天,完成32户承租户的签约工作;签约后5天,27户承租户完成搬迁腾空;5月25日至7月4日,共拆除建筑物面积超1.5万平方米。


“我们在这里住了20多年,说真的很不舍得搬,但以后这里要变成景区,让更多的惠州人享受西湖美景。舍小家顾大家,咱们一定要支持惠州的发展。”承租户的一番话,让杨剑犀和同事很感动。


“清场收尾那天,我搬来一张椅子坐在菩提树下,买来一根冰棍奖励自己。”杨剑犀笑着说,那天的冰棍很甜。




更多消息(点击下方标题)

 1惠州这个地方将迎来大爆发! 2、惠州市教育局倡议:非必要不离惠! 3、连续40天,这些事千万注意…


来源:惠州头条app

采写: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谭琳

图片(除署名外) 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 摄/翻拍;视频:杨建业 周晨 

编辑:刘建平

审核:刘恒志、温舒
惠州日报综合整理,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公众号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